联系我们
关于我们
欢迎光临北京新文生辉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北京新文生辉投资顾问有限公司
BEIJING XINWEN SHENGHUI INVESTMENT CONSULTANTS CO., LTD
20+年一站式商业服务机构
擅长策划定位、招商运营、升级改造等
24小时服务热线
139-0137-8828
news
新闻资讯
关于我们
城市更新下,如何将老旧商业改活出圈?

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更新,大量的存量商业逐渐失去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——外立面老旧破败、商业运营单调乏味、传统的百货式商业已无法吸引当代的年轻人等等,因此,老旧商业亟待转型。

本文,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,不难发现,老旧商业的改造,主要有以下三大改造模式:

01

模式一

依托原有商业项目改造更新

在商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一些老旧商业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,面临/已经“闭店”。通过对原有老旧商业项目进行重新定位、场景升级、业态调整等,实现整体焕新,完成改造更新。

  • 案例:深圳市妇儿大厦

深圳市妇儿大厦位于福田区景田路与莲花路交界处,建于1994年,是由2栋商业裙楼与28层商务写字楼合围而成的商务综合体,历经三年改造焕新,成为深圳城市建筑群一道新风景线。

该项目紧扣「公共性」和「服务性」,从四大维度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造焕新。首先对项目外立面以及内部空间也进行了“深入筋骨”的改造换新,对大厦裙楼屋顶花园、室内区域规划以及动线元素进行重新设计,让整个项目逛起来极富童趣。

其次项目围绕「妇儿友好」为主题内容设计,紧扣都市中各类妇女儿童需求,打造了围绕儿童友好、女性优能、家庭关爱、国际交流四大板块业态空间。如1-2层以亲子陪伴和服务配套;3层为「儿童成长中心」、4层「女性成长中心」、5层「花园会客厅」、6层「湾区幸福家」、7到19层为办公空间,20-28层为精品酒店。同时在业态方面,引入了国内首个儿童探索博物馆、国内首个图画书博物馆、深圳首个妇儿主题剧场以及第一家以妇女、亲子、家庭为主题的妇儿公益x善淘BUy42慈善商店。

最后,项目对原先的商业理念和商业逻辑进行更新。一方面,在有限的商业空中积极融入社区配套服务,引进星巴克、肯德基、罗森便利店等,为周边居民和亲子家庭提供基础零售、咖啡、面包、轻食、花店、24小时便利店等生活配套服务;另一方面,打造社会公益服务点,推出促进困境妇女就业、孤独症儿童康复等多项小切口民生服务,将公共服务与妇儿友好社区营造融为一体。项目一经亮相,这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商业综合体,再一次迎来“高光时刻”。

02

依托厂房旧址改造更新

依托厂房旧址改造的本质其实是对项目承载的产业功能进行转型、升级,以符合城市新的发展需求。现阶段,依托厂房旧址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操作路径:

(1)转型为文创、商办、租赁住房等服务业用地,包括:工改文、工改商、工改租;

(2)升级为科研设计、新型产业等城市高效产业用地。将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为新型产业园,使产品符合新兴产业办公生产需求;

(3)调整为城市公共空间。以重工业厂区内的核心工业遗迹为主要改造对象,保留厂区内的核心工业遗迹,并改建为以博物馆、美术馆、运动馆等主题性场馆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。

  • 案例:山灰艺术社区

由西安石油大学生活区锅炉房改造而来的山灰艺术社区,即使初出茅庐,却以跳脱传统的态度向消费者传递艺术、社区、商业相互融合的力量。结合烟囱、砖房、钢筋混凝土的历史元素,与艺术、潮流文化、咖啡轻食等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,衍生出刻有时代印记的山灰Remix风。 

© 十摄影工作室

山灰取意“炭”字,以碳为始,因碳而生,这栋建筑目前仍保留了工业时代的水泥钢混结构,将烟囱、阳光板等,新旧元素融合再造,呈现粗犷原始的质感与现代简约的清冽风格。

建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,分别为山灰美术馆、卡尔文剧场、山灰艺术商店。坐落于主体建筑楼二的WIX.SPACE 潮流艺术空间。

选用不锈钢作为空间的主要材质,充斥着未来感。在颜色上,不锈钢的冷色调与厂房的水泥肌理形成自然过渡,透过落地玻璃,室内空间与整个厂房的工业调性达成协调统一。同时,通过展陈形式错落摆放的商品,以适应新时代消费人群的购物体验。

WIX.SPACE不仅是一个线下零售店,还是一个传递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场域,用于举办小型潮流展会,时尚party等活动。

此外,山灰美术馆经常举办展览——邻里山灰艺术节、口吐芬芳艺术展和存世的信件等。截至目前,这里已累计举办13场艺术展览,还有瑜伽体验、老唱片体验等年轻时尚的社交活动。

如今,这栋3988㎡的老旧锅炉房经过微更新改造,成为复合型商业艺术社区,廊桥在场外,衔接了烟囱与厂房;艺术在场内,连接了旧时光与新生活。


03
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


近年来,依托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更新模式备受市场青睐,通过对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,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,进行改造更新,恢复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,展现城市的文化价值。

  • 案例:成都祠堂街

位于成都人民公园对面的拥有300余年历史的街区——祠堂街,是成都市青羊区的一条具有年代风情的老街。始建于清代,曾是挤满酒家、杂货店、茶铺的市井小巷,也曾是聚集诸多艺术家与举办多样文化活动的文艺中心。

在这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上共保留了6座古建筑,均来自于民国时期:包括金秋茶社、原四川美术社、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以及原著名画家张采芹的画室等。

2021年开始,祠堂街便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升级。在设计改造中,为了使街区更为完整和立体,团队与古建专家、历史学者、城市顾问合力,对大量历史影像资料中的残存线索进行分析和整合。

在开放街区形态的基础上,为街区附加了艺术产业链:在蜀都大道和祠堂街街口处设置街区美术馆;在街区北侧和东侧的高层建筑底部植入文创商业、艺术餐厅等业态;在街区修缮的老建筑中植入文创体验、创意轻餐饮、高空酒吧等。最终形成了一期以美术馆为核心,聚焦首店经济,提升商业活力;二期将围绕文化艺术产业,打造酒店、餐饮和休闲等配套商业服务。

目前,一期已经成功引进香氛品牌观夏的西南首店、高端户外品牌 Patagonia 的西南首店、波兰潮牌 MISBHV 成都首店等,还将迎来致力于高标准艺术展览的木木美术馆,青年当代艺术运营机构inner flow,打造艺术与设计优品的WoWoo洼物,艺术概念书店卷宗书店,国际先锋买手概念店ENG等品牌。